
郑州市陇海医院:五年蝶变之路,书写医者仁心新篇章
「以前来这儿看病要排半天队,现在手机上就能约专家号,连取药都能快递到家!」在郑州市陇海医院门诊大厅,带着母亲复诊的王女士这样感慨。这家始建于1952年的老牌医院,近五年通过硬件升级与服务革新,悄然完成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从「老破小」到区域医疗新高地
2019年投入使用的21层智能化住院大楼,堪称陇海医院「脱胎换骨」的标志。笔者走访时发现,楼内配备的轨道物流系统正穿梭运送药品,住院患者老李笑着说:"现在连送化验单都是机器人,跟科幻片似的!"据统计,医院五年间引进256排CT、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尖端设备37台,病床数从800张扩容至1500张,年接诊量增幅达62%。
特色专科「出圈」记
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建军聊起他们的「绝活」时眼睛发亮:"去年我们完成了中原地区首例「烟囱技术」主动脉夹层手术,现在周边省份患者都慕名而来。"该院打造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国家认证,肿瘤科更与郑大一附院共建实验室,让患者李大姐感叹:"在家门口就能用上国际新药,治疗费还省了三成!"
有温度的医疗创新
「智慧医疗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带着人情味的服务。」副院长刘芳提到,他们开发的「诊间支付」系统让患者少跑腿,而针对老年群体保留的人工窗口则收获了无数点赞。去年上线的互联网医院更是贴心——28岁的程序员小陈通过视频问诊开药,他笑称:"连我养的猫都能云问诊宠物医保问题,太懂年轻人了!"
大疫面前的担当
2021年郑州7·20暴雨夜,全院300名医护蹚着齐腰深的水转运患者的画面曾刷屏网络。"那晚我们接诊了平时三倍的患者,没人提下班两个字。"护士长王慧说着红了眼眶。疫情期间,医院不仅派出127人援鄂医疗队,还创新推出「中药预防汤剂配送」,惠及20万市民。
明天会更好
站在新落成的科研大楼前,院长李卫国透露:"我们正筹建质子治疗中心,未来要让肿瘤患者不再奔波求医。"这个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院」,正用与时俱进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医患故事。正如门诊楼前那棵60年的梧桐,岁岁年年,始终为百姓撑起一片健康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