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糖耐量试验(OGTT)后,孕28周起将进入围产期关键阶段。每周或每两周的产检会重点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尿常规检查持续筛查尿蛋白指标,配合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数值,及时纠正孕期贫血。医生通过四步触诊法评估胎位及入盆情况,同时测量宫高、腹围绘制生长曲线,比对胎儿发育与孕周是否相符。
此阶段建议孕妇准备《胎动记录手册》,每日早中晚各固定1小时计数胎动。若发现胎动减少50%或连续2小时无活动,需立即就医。部分医院会要求复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为分娩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一、胎儿发育专项评估项目
孕32周前后将安排系统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参数,评估羊水指数(AFI)及胎盘成熟度。三维/四维彩超可清晰显示胎儿体表结构,排查迟发性畸形。对于糖耐量异常孕妇,超声需特别关注胎儿腹围比例,警惕巨大儿风险。
胎心监护(NST)一般从孕34周开始,通过20-40分钟监测绘制胎心率-宫缩曲线。合格标准为20分钟内出现≥3次胎动,且胎心加速≥15bpm持续15秒。高危孕妇可能需提前至32周进行,并配合生物物理评分(BPP)全面评估胎儿安危。
二、特殊筛查项目与注意事项
孕35-37周需进行B族链球菌(GBS)筛查,用专用拭子采集阴道及直肠分泌物。阳性孕妇分娩时需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达80%。对于RH阴性血型孕妇,此阶段要复查抗D抗体效价,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溶血反应。
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见红等临产征兆时,需立即进行内检评估宫颈条件。孕晚期建议每3天使用家用胎心仪辅助监测,但需注意胎心正常范围是110-160次/分,过快或过慢都需及时就诊。最后1个月需特别注意皮肤瘙痒症状,定期检测胆汁酸排除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