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期间要不要吃黄体酮?看完这3大影响就知道能不能怀孕

2024-06-14 15:00:45 编辑图标来源: 阿文 文章浏览量39 浏览

对于很多育龄女性来说,备孕可以说成了她们生活中的一项重心。对此也非常关心,因而就有很多月经不调的小姐妹想知道备孕期间到底能不能吃黄体酮,因为黄体酮算是调节月经的利器。但是如果在备孕期间的话,服用会不会对其造成一些影响,吃了之后还能不能怀孕等等,想知道的姐妹接着往下看吧。

   备孕前预防黄体功能不足可适当服用黄体酮

备孕吃不吃黄体酮  

备孕前患者若月经正常,没有黄体功能不足等情况,通常不需要吃黄体酮。在备孕之前一般需要口服叶酸,预防胎儿的神经管缺陷。如果存在黄体功能不足、月经提前或月经后半周期出血,甚至是之前有胚胎停育的病史,在备孕前可以吃黄体酮预防黄体功能不足。

   黄体酮不适合月经正常女性服用

如果没有上述病理性病变,并不需要常规吃黄体酮。在备孕之前,还需要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白带常规、盆腔超声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如果在备孕之前检查到有异常问题,要及时进行治疗。

黄体酮对备孕有哪些影响

备孕期间吃黄体酮对备孕没有什么影响,不用担心,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照黄体酮正确服用方法用药,正常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就有怀孕的可能性。可以提前吃叶酸,预防宝宝神经管畸形,并且备孕期吃叶酸还有一定好处。

   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可预防胎儿畸形

备孕妇女口服黄体酮是保证妇女身体足够的孕酮,促进孕卵的着床,在怀孕后起到保胎的作用,如果没有怀孕也能调整月经周期。黄体酮多数是由卵巢分泌的天然孕激素,产生的孕酮激素对子宫内膜具有保护作用、促进孕期胎儿正常发育、镇定子宫等,具体如下。

1.女性月经后期黄体酮分泌加快子宫充血、使子宫内膜增厚等,为受精卵植入,作好充分准备; 2.黄体酮则是在雌性激素作用下对生殖器官的成熟起推动作用,促进乳房发育,为产乳做好准备; 3.黄体酮可以治疗月经不调,人工调整月经周期,但使用时必须要慎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所以综合来看,在备孕期间适量服用黄体酮是有一定好处的,但不建议过量服用,因为黄体酮过量服用危害可能会影响备孕女性的身体健康,从而影响受孕。

吃黄体酮后还能不能怀孕

备孕期间,很多女性经期不来或者少、推迟等,就喜欢吃黄体酮,然而这是不对的。过量的补充黄体酮不仅不能带来好孕,还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

   黄体酮会使卵巢出现罢工影响备孕

补充黄体酮确实能改善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等问题,但是这外力的干扰却抢了卵巢的活,外界黄体酮的补充,会让卵巢的自主分泌量减少,还会进入休眠状态,影响正常的备孕。

Tips:

所以在备孕期间非必要的情况下不建议吃黄体酮,不仅在备孕期间不可以吃,在怀孕期间也是不可以吃的。如果是由于疾病导致服用黄体酮,建议咨询医生后再进行怀孕事宜。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g.brgivf.com//n15029.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图标

相关推荐

RELATE

杭州作为中国关键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越来越多的 couples 选择在杭州完成他们的计划生育。然而,一些 couples 面临着结婚证的限制,他们没有办法在杭州市内的公立医院进行路之人工受精治疗。对于这一类couples来讲,无成婚证的试管婴儿可以选择第三方辅助生殖机构进行治疗,这让得他们在遵循法律条规的条件下,实现自己的生育愿望成为了可能。 下列将仔细描述杭州2025年三代试管婴儿费用

在给宝宝选择喝水的杯子的时候,宝妈们总是会对杯子的各个特点进行多方比较,而世喜的这款学饮杯采用儿童喜爱的动物形象,杯身和杯盖都带有动物图案,使得儿童在使用时更愿意接受,因此宝妈们总是会多看两眼,但是我们综合分析了它的优点和缺点之后,发现它的性价不不是很高,这难免不是一个硬伤,那么它的优缺点到底如何,让我们接着往下看。世喜学饮杯优点和缺点具体分析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结合产品的优点和缺点综合考虑

相关推荐 问答文章 泰国bnh医院做三代试管费用有多少?求详细费用清单

海南慈铭博鳌国际医院的三代试管养囊技术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该医院实验室水平是依照美国试管标准,尤其是胚胎培育实验室,技术先进,有超专业的操作人员,助力三代试管成功率提高,目前博鳌医院三代试管养囊成功率基本上可以达到65~75%左右,算是国内技术较好的试管医院。养囊是指卵子和精子形成受精卵后不断的分裂,在第3天形成5~10个细胞组成的胚胎,就是常说的第3天胚胎。在体外继续培养,细胞继续分裂,第5~6天

交流好孕

GROUP
好孕交流
扫一扫

加入好孕交流群

已经有30000+姐妹加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