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纳芬使用时间选对很重要!科学用药促排成功率更高

2024-07-08 17:24:59 编辑图标来源: 阿文 文章浏览量38 浏览

对于试管婴儿助孕中的女性来说,可能用到的药物不在少数,比如补佳乐、黄体酮以及果纳芬等数十种,而且果纳芬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促排药,之所以被广为运用是因为促排用果纳芬卵泡增长速度相对于来说是非常快的,但前提是要在最佳促排时间,这样促排成功率才会更高。

果纳芬是比较常见的促排药

打果纳芬最佳促排时间

根据网络知识和所在医院的切身体会,只有降调成功才能够进入促排卵阶段。而降调成功的标志是发现多个卵泡、大小近似、都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卵巢内所有卵泡的生长都得到很好地抑制,甚至停止生长和发育,没有突出的大卵泡;性激素水平低因此卵泡也得不到更多营养去继续生长;内膜也缓慢生长不做进一步的配合。

大小相近的卵泡可注射果纳芬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可以顺利进入第二步促排卵阶段即通过打促排卵针即果纳芬等药物、吃促排卵药,开始为卵巢提供大量的、充足的营养,让每一个卵泡都吃饱、吃好、均匀而茁壮地同步成长。

注射果纳芬促排的成功率

果纳芬促排成功率和个人的体质以及年龄、卵巢的发育功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女性年龄在30岁左右身体比较健康,有轻度的卵巢功能障碍的女性,促排成功几率还是比较高的。

建议卵泡排出之后积极安排同房

可以通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子的生长发育,并且促进卵泡排出。卵泡排出之后积极的安排同房,怀孕的几率会比较高。在这期间要注意放松心情,不能有太大的压力,如果压力过大会影响到内分泌,导致卵泡排出之后不能够正常的受孕,或者是精子和卵子相结合,形成受精卵之后,也会影响到受精卵的着床,导致不孕的发生。

促排卵用果纳芬的注意事项

在整个促排过程中,除了最开始可能会出现一些果纳芬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外,其他都还是比较顺利的,不过部分一起促排的女性出现了腹水的症状,因此打该药的姐妹,一定要知道果纳芬注意事项,避免不当使用引起身体不适。

促排时头晕是果纳芬副作用导致

并且在医院诊室的走廊里有一个宣传告示,大意是说打果纳芬是为了在卵巢内“募集”更多卵泡,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停止运动、健身。尽管护士告诉说打果纳芬期间可以同房,但当最大卵泡长到14mm以上时,还是担心会出意外,不敢同房。

除此之外,果纳芬必须冷藏保存,拿到医院的路途中也要把它放在保温包里,并且一同放上几瓶冻成冰的矿泉水维持低温,有外地的病人找旅馆时,一定要选择提供冰箱或者帮助冷藏药品的才行。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g.brgivf.com//n17515.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图标

相关推荐

RELATE

在广州进行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T,就是胚胎移植前遗传生物学检测)的费用受到许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些因素不但关联医疗服务自身,还包括患者个人情形及选择的不同方案等。下边将详细介绍影响费用的主要方面:广州区域三代试管的费用在请填写三代费用左右,每个医院的价格可能各有不同。⑴ 医院等级与地区差距: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具有诸多高质量医疗机构。不同等级其它的医院收费

孕囊空囊是胎停育的一种现象,并不是做试管就能完全避免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常见的有免疫、遗传、内分泌等因素,在怀上宝宝之后,想要预防类似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合理的调节免疫,调节情绪,但最关键的其实还是要定期进行检查,这才是直接有效的,所以不管是自然受孕还是试管婴儿,孕期检查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防止试管婴儿空孕囊的方法有哪些虽然现在试管婴儿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成功怀孕后,和自然受孕的女性一样

鲳鱼、鲭鱼、旗鱼、鲨鱼这四种鱼孕妇千万不能吃。鱼肉富含优质的蛋白质、优质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D和钾、钙、锌等矿物元素,所以鱼肉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包括孕妇。但是在在怀孕期间,孕妇的饮食需要格外注意,以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有些鱼类含有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因此建议孕妇避免食用。这四种鱼孕妇千万不能吃鱼肉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能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但有些鱼是孕妇不能吃的,

一、椰风海韵中的生命曙光站在三亚海棠湾国际医疗旅游区的观景台上,能看到不少拖着行李箱的夫妇匆匆走进生殖医学中心。据统计,海南现有7家具备辅助生殖资质的医疗机构,2022年接待的不孕不育诊疗人次较五年前增长230%,其中外省患者占比达68%。某三甲医院生殖中心主任王医生告诉我们:『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咨询性别选择的电话,但我们必须严守法律底线』。二、三代试管技术的双刃剑海南作为全国首批引进胚胎植入前遗

交流好孕

GROUP
好孕交流
扫一扫

加入好孕交流群

已经有30000+姐妹加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