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一次就够?揭开“不重复接种”背后的科学真相

2025-03-23 08:24:01 编辑图标来源: 时光笺 文章浏览量362 浏览

一、从胳膊上的疤痕说起:卡介苗的「初印象」

每个新生儿左臂上的那个小疤痕,是中国人对抗结核病的集体记忆。这个直径5毫米的疤痕背后,藏着现代医学的智慧结晶——卡介苗。作为预防结核病的「第一道防线」,它确实为人类健康立下汗马功劳。不过最近有位新手妈妈在社群里发问:「我家娃胳膊上的卡介苗疤痕特别浅,要不要补种一针?」这个问题像块小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二、免疫系统的「记忆训练」:单次接种的科学逻辑

卡介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个活疫苗。打个比方,初次接种就像给身体办了场「结核病菌模拟演习」。疫苗里的减毒牛型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全套防御机制:巨噬细胞吞噬、T细胞激活、记忆细胞形成。这个过程虽然可能引起局部红肿、化脓,却能在体内建立起持续10-15年的免疫记忆。

2021年《柳叶刀》的研究数据显示,初次接种后3个月,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检出率就达到峰值,并维持在高位波动。这就好比给免疫系统安装了「长期杀毒软件」,实在没必要反复更新同一个版本。

三、二次接种的「双刃剑效应」:风险大于收益

上海市疾控中心2022年的统计显示,重复接种者中出现直径≥15mm局部溃疡的比例高达37%,是初种的2.8倍。更麻烦的是,二次接种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混乱」。好比让已经通过消防演习的队员反复演练同一个场景,不仅训练效果打折,还可能引发过度反应。

笔者曾遇到个典型案例:2岁女童因家人误以为首次接种失败而补种,结果引发腋下淋巴结炎,治疗了3个月才康复。这种「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四、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应对

当然,医学从不说绝对。在结核病高发地区,像云南某些边境县的医护人员,如果PPD试验持续阴性,经专业评估后可能考虑复种。但这种例外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环境暴露风险极高、免疫应答确实缺失、且距首次接种超过5年。

五、写在最后:理性看待疫苗保护

在笔者看来,卡介苗的接种策略恰恰体现了现代医学的审慎。与其纠结是否补种,不如关注疫苗接种后的科学护理。毕竟,预防结核病不能只靠疫苗,均衡营养、规律作息、保持通风这些「老生常谈」,才是守护健康的根本之道。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g.brgivf.com//n41481.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图标

相关推荐

RELATE

好的胎心监护图首先能看到两条线,上面一条线是反应胎儿的心率情况,若这个心率情况在110-160这个范围内都是非常正常的,而下面的一条是反应子宫内压力情况,大概在20mmHg左右就是很好的。通常胎心监护综合评分8分以上就算是合格,若评分在6-7分就可能存在缺氧的问题,这需要再次进行胎心监护,综合查看结果。好的胎心监护曲线图是什么样现在有许多孕妇在怀孕期间都会做胎心监护,它能够知道胎儿的储备能力,以及

新生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比较常见的就是使用苏打水以及制霉素,而常见的制霉素就包括有碳酸氢钠溶液,宝妈可以使用棉签蘸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涂抹在宝宝长鹅口疮的地方,一般来说一天三次,一次涂抹1-2分钟就可以了。但除此以外,宝妈还需要注意饮食,不可使用辛辣、刺激性食品,以及每次给宝宝喂奶时注意不可喂得太饱。新生儿鹅口疮的处理方法鹅口疮是指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其危害是比较大的,而一

由于怀孕后大家对于胎儿性别都很好奇,所以民间也产生了很多判断胎儿性别的办法,其中就包括孕妇肤色变黑代表生男孩的说法,尤其是乳头、脖子等部位明显变黑,那就有很大的几率代表孕妇坏的是男孩。但实际上,怀孕的时候身体部位变黑是孕期的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多孕妇在怀孕后期都会出现,并不能因此来判断胎儿的性别。孕妇怀男孩会发黑的身体部位怀孕后女性身体会出现很多变化,比如出现恶心呕吐等孕期症状,比如腹部隆起导致行动

通常试管婴儿中医生要求梅毒患者的滴度需要降低到1比1才可以,因为梅毒滴度正常的参考值范围就是1:1阴性,这个时候梅毒是没有传染性的,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滴度范围进行试管,那么梅毒就会通过母胎传染给胎儿,情况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导致流产,而且生下来的宝宝也会感染梅毒,所以建议大家还是等梅毒转阴后在做试管,这样才能保证宝宝不会受到伤害。试管要求梅毒患者的滴度降低多少梅毒是一种染性疾病,而且传染性非常强,所只要

交流好孕

GROUP
好孕交流
扫一扫

加入好孕交流群

已经有30000+姐妹加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