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胎家庭注意!国家免费孕检到底怎么领?有人欢喜有人愁
问题描述:



黄医生

感冒、药物过敏、呕吐、痰多、腹泻、湿疹
抱着刚满月的三宝,家住杭州的张女士笑着给我们算账:产前筛查、基因检测这些项目省了2000多块。像她这样的三胎家庭,正在成为各地妇幼保健院的重点服务对象。自从2021年国家放开三胎政策后,全国已有28个省份出台了配套的免费孕检政策,但具体怎么享受这个福利,还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政策红包确实有 各地标准各不同
国家卫健委202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过具体到执行层面,就像网友调侃的「全国孕检政策就像火锅蘸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配方」。
山东给三胎孕妇直接发放2000元产检券,在省妇幼就能直接抵扣费用。广东则把无创DNA检测这类高端项目纳入了免费范围,让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直呼「意外惊喜」。不过笔者咨询北京某社区医院时,工作人员第一反应竟是「您确定要生三胎?」——原来他们还没更新宣传材料。
申请流程有门道 这些证明要备好
想要顺利享受政策,三证齐全少不了。生育服务证、户口本、结婚证这三样是基本配置。杭州余杭区的李女士告诉我们,她带着资料跑社区那天,工作人员还特意提醒要把前两胎的出生证明带上,「说是要确认家庭生育情况」。有些地区还要求提供居住证,这可难倒了不少外来务工家庭。
在办理流程上,安徽的线上预约系统做得挺人性化。关注「健康安徽」公众号,上传资料通过审核后,会生成专属二维码,到医院直接扫码就能做检查。不过河南某县城的王先生吐槽:「说好的免费项目,到了医院又说部分仪器没到位,得自费去市里做」。
政策落地现温差 专家支招巧应对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教授指出,部分地区存在「政策走在宣传前面」的现象。他建议备孕家庭可以采取「三步确认法」:先打12345市民热线问清本地政策,再实地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档,最后在产检时主动出示相关凭证。
笔者走访发现,有些医院把免费项目做成「套餐包」,像重庆某妇产医院就把常规B超、血常规等10项打包,省去孕妇逐个核对的麻烦。不过也要当心个别机构的「搭车收费」,把自费项目混在免费清单里。
三胎妈妈有话说 这些经验很实在
生了三个娃的成都妈妈周女士分享她的攻略:建档时记得问清楚哪些是必查项,像妊娠糖尿病筛查这些关键项目千万别漏掉;不同孕周对应不同检查,最好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如果遇到推诿的情况,直接找卫健委官网的在线投诉渠道,「一般三天内就有回复」。
不过也有扎心现实。河北农村的赵大姐算过账:虽然检查免费了,但去县城产检的车费、误工费一次就得200多,「还不如在村诊所花钱查」。这提醒我们,好政策还需要配套的便民措施。
看着各地不断升级的生育支持政策,笔者倒是觉得,免费孕检就像政府发的「优生优育加油包」,关键是要让每个家庭都清楚怎么打开这个礼包。毕竟,多一个健康宝宝,就是给未来多添一份希望。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g.brgivf.com//q41664.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
RELATE-
孩子发烧多少度以上自身免疫系统开启?
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最害怕孩子生病什么的了,因为这种问题很棘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今天我家孩子跟同学出去玩了回来之后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不舒服了,我量了一下体温,是低烧37.4左右,我想给孩子吃点退烧药什么的,但是我老公制止了我,说发烧后自身免疫系统会开启,会帮助杀出病毒。那我想问问一般发烧多少度以上才会激发免疫系统呢?
佟医生
-
请问新生儿是不是只要手和脚不黄就是生理性黄疸?
自从生完孩子,我就各种忧心不已,目前娃娃已经出生好几天了,前段时间我发现娃娃的皮肤很黄,于是就上网查询了一下,看别人说这可能是黄疸问题,还有的人说只要娃娃的手和脚不黄,那么就是生理性黄疸导致的,可是我对这个说法不敢苟同。因此,就想来请问下大家,是不是这样的呀?
周医生
-
可清热解毒的宝宝金水为什么现在停产了?
夏天到了到处都是蚊虫,我就想着给孩子买个驱蚊水,之前我看到很多宝妈说宝宝金水还不错,就准备去买个看看,但是发现现在好像买不到了,而且有人说是因为这个产品已经停产了,我看这个宝宝金水效用很多,不仅可以祛痱止痒还能清热解毒,而且很受宝妈的青睐,不明白为何这样的产品为什么会停产了呢?
刘医生
-
治疗甲流的奥司他韦为什么是禁药?
之前感染甲流,感冒发烧一直不见好,就找医生给我开了奥司他韦来治疗,感觉很管用。所以这次家里两个小孩也发烧不止,于是我就打算去药店买奥司他韦,结果别人说这个药不允许售卖了,说是禁药。因此,我非常好奇,就想来这里问问大家,这是为什么呢?希望有知道的小伙伴可以告诉我一下,谢谢啦。
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