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必须二选一?资深HR为你解读政策误区
问题描述:



庄医生

妇科疾病
刚休完产假的小美拿着工资条满脸困惑:‚公司说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只能拿一个,这合理吗?‛这样的疑问在职场妈妈群体中屡见不鲜。作为从业10年的人力资源经理,今天就带大家拨开迷雾,看看这两项待遇的真实关系。
一、政策设计的双保险机制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生育津贴本质是用人单位产假工资的替代支付。2023年最新实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明确,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实行‚就高补差‛原则。举个实例:杭州某科技公司职员月薪1.2万元,当地生育津贴标准为8000元/月,公司需补足4000元差额。
二、常见操作误区盘点
笔者处理过的劳动仲裁案例中,有企业将生育津贴直接抵扣员工工资,这是典型的违规操作。深圳某母婴用品公司就因此被裁决支付员工差额工资及赔偿金共计8.7万元。特别要注意的是,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后同样享受生育津贴,与用人单位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
三、特殊情况处理指南
当遇到生育津贴高于工资时,上海的林女士就成功通过劳动监察要回了2.3万元差额。跨地区生育的情况,可参照《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在参保地申领津贴的同时,用人单位仍需支付产假工资。对于奖金、绩效等浮动收入,北京朝阳区法院2022年就有判例支持员工追讨这部分差额。
四、维权实操手册
建议收到工资单后立即比对:1.登录当地社保网站查询津贴数额 2.核算应发工资(含各类补贴)3.差额超过10%即可启动维权。笔者推荐优先通过企业工会协商,协商不成再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最后考虑仲裁途径。记得保存好工资流水、社保缴费证明等关键证据。
生育保障制度的设计初衷是给职场妈妈双重保护,而非设置选择题。当企业试图用‚二选一‛的说辞推卸责任时,请记住《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就是您最坚实的后盾。毕竟,保护生育权益,就是在守护整个社会的未来。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g.brgivf.com//q53428.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
RELATE-
有正确的产后女性练习的凯格尔运动图解吗?
感觉生完孩子之后真的是,身体出现了各种问题。我在生产完之后会出现漏尿的情况,真的很恼火,但是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可以练习凯格尔运动,这个是锻炼盆底肌的,很多妈妈都说效果很不错,我也练了一下,但是感觉没什么效果,可能我的一些动作是不正确的。我想来求助一下大家,有正确的凯格尔运动图解能分享一下吗?先谢谢大家。
邱医生
-
为什么有医保卡产检还需要自费
为什么有医保卡产检还需要自费?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到医保卡带来的便利和实惠。然而,在进行产检时,有时还会遇到需要自费的情况,这让许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有医保卡产检还需要自费呢?
赵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