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备孕群里看到个段子:做试管就像开盲盒,有人三万抱娃回家,有人十万还在折腾。作为亲历者,我翻遍全国20家生殖中心价目表,发现这行当的水,比促排针的剂量还难把控。
一、试管账单里的隐藏副本
在深圳妇幼保健院建档时,医生递来的价目表让我倒吸凉气——基础医疗费标价3.8万起。后来才明白这就像火锅店锅底费,涮菜都得另算。促排卵阶段,进口果纳芬450单位要1800块,隔壁大姐用的国产尿促,每天打三针才花200。最坑的是冷冻费,胚胎保存每年2000,我认识个姐妹冻了六年,保管费都够再促排一次。
二、地域差价能买辆代步车
跑过北上广的姐妹都知道,试管费用比房价差异还刺激。北京协和单周期报价5-8万,上海九院能砍到4万,到了郑州某三甲,3.5万全包的海报贴得满墙都是。不过别急着心动,在二线城市做三次失败转战北京的大有人在。就像买包,A货看着一样,五金件终究差口气。
三、成功率背后的数学游戏
生殖中心墙上挂的60%成功率,细看备注写着「35岁以下患者」。我表姐38岁做三代试管,光PGD筛查就烧掉2万,结果全军覆没。更扎心的是,40岁以上群体平均要做2.7个周期才能成功,这数字是年轻夫妇的3倍。有对夫妻在杭州某诊所花了26万,最后用供卵才怀上,这账怎么算都是血亏。
四、省钱攻略防坑手册
现在学精了,知道要对比促排方案。长方案虽然多打7天针,但比拮抗剂方案能省5000药费。检查报告千万别扔,不同医院都认半年内的AMH值检测。最绝的是有个妹子,把老公的精子检查换成男科门诊做,省下生殖中心300%的溢价。记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多问句「有没有扶贫项目」,说不定能申请到5000元补助。
去年在长沙碰到个狠人,自己算排卵期坐高铁去广州打夜针,省下异地住宿费8000块。说到底,试管这趟旅程既要精打细算,又不能本末倒置。毕竟我们买的不是超市特价菜,而是未来二十年的学区房首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