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闺蜜小雨备孕两年无果,直到检查才发现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在作祟。像她这样在备孕路上「踩坑」的夫妻不在少数。根据2023年《中华生殖医学杂志》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备孕夫妻存在检查项目不完整的情况。备孕检查就像给身体做「开机自检」,及时发现问题才能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一、基础检查:给身体做全面「体检」
血常规要看血红蛋白数值,很多女生长期贫血自己都没察觉。记得上次陪表姐检查,她血红蛋白才90g/L(正常110-150),喝了一个月猪肝汤才达标。尿常规要特别注意尿蛋白和潜血,去年同事老公就是查出慢性肾炎,治疗半年后才敢要孩子。
二、女性专属检查清单
做阴道B超时医生突然说:「左侧卵巢有多囊样改变」,这话能吓懵很多人。其实就像脸上长痘痘,多数人通过运动减肥就能改善。性激素六项要在月经第2-4天查,去年我检查时FSH值偏高,医生让吃DHEA调理了三个月。
三、男性检查不是走过场
表哥的精子报告显示存活率只有32%,他天天熬夜打游戏的后果。现在年轻人久坐办公,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率比5年前涨了40%。精子DNA碎片率检测这个新项目很重要,能发现传统精液分析查不到的问题。
四、这些检查很多人不知道
口腔检查绝对要划重点!朋友备孕时智齿发炎,硬是耽误了半年备孕计划。遗传咨询门诊现在新增了200多种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我同学夫妻查出来都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最后做的三代试管。
五、调整状态比检查更重要
见过最夸张的备孕夫妻每天测排卵试纸十几次,结果压力大到月经失调。其实每天快走40分钟,保证深睡眠,比吃补品管用多了。营养师朋友说现在主张提前半年补叶酸,每天0.8mg比旧标准更科学。
六、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千万别学我邻居「检查做完就万事大吉」,她老公复查精液才发现指标波动。现在很多私立医院推的「备孕基因尊享套餐」要价上万,其实公立医院一千多就能查基础项目。
七、给准爸妈的暖心建议
记得把检查报告装订成册,下次产检医生要看对比数据。建议建个备孕备忘录,把下次检查时间、服药提醒都记上。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有个朋友检查一切正常,放松去旅游反而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