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寄血到香港*性别出来的结果是女孩子比较多?

问题描述: 在国内做不能在孕期做性别鉴定,我看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寄血到香港去做性别验证,虽然都说查性别的方式比较准确,但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我发现有很多送去检验的结果大多是女孩子比较多,有人说这是正常的,但我还是想问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现在查一次性别也不便宜,所以很害怕得到的结果有误,钱就白花了。

文章编辑2024-06-28 15:30:33 文章浏览量2532 浏览
刘医生医生头像

刘医生

医生图标副主任医师

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合并症、卵巢囊肿、恶性肿瘤、女性不孕症、盆底功能障碍

可能是男性精子中的y染色体比较少,导致现在怀上女儿的夫妻比较多,另外现在的验孕查性别也不是百分百准确的,所以出现这种女孩子比较多的情况也可能是检测失误所致,所以大家对于验孕查性别的结果也不能全然相信。再者建议大家除疾病所需之外,不要过度的关注宝宝的性别,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论是男是女,只要孩子一切健康那才是最重要的。

查性别不完全准确

验孕查性别的原理是基于游离DNA数据进行分析,按理说这种方式验性别的准确率很高,但当很多查验的结果都是女孩时,大家也不免会对这种结果产生一定的怀疑,而对于这种结果,这里也给大家分析了几种可能性,具体如下所示:

1、检测结果有误:检测的准确性并不是100%。现在有很多邮寄两次血查性别得到的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甚至还有很多查出来的结果是女儿但结果却生了一个儿子的例子,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检测方式很准,但保不齐还是会有失误的时候;

2、做试管导致的结果:现在的三代试管可以提前知晓胚胎的性别,所以一些想要女孩的夫妻在做移植时会选择移植一个女胚,以此提升做试管生一个女儿的几率,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寄血去查性别,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几率得到的结果是女孩;

3、其他影响因素:有些人太着急,怀孕还不到10周就去检测,得到的结果肯定不准,另外也有些孕妇本身就存在疾病,这种时候验血的话结果也会受到干扰,还有怀双胎的孕妇也无法准确检测出来腹中宝宝是男是女,若是检测不准那可能就会出现清一色女孩的结果。

总之任何需要人工参与的技术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即使大家选择权威的鉴定机构,也还是免不了会出现误差,所以对于这种提前查验性别的方式不能太过于信赖,怀孕之后更多的是要关注自己和胎宝宝的健康情况,而不是过于纠结孩子是男是女的问题。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g.brgivf.com//q16568.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RELATE
  • 36岁剖腹产第四胎的死亡率高吗?

    ​我今年36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但是老公家重男轻女,所以我打算生第四胎。可是我前三胎都是剖腹产生产的。因此,我特别担心现在生孩子会出现问题,于是就想来问问大家,剖腹产生第四胎的死亡率高不高呀?希望有知道的小伙伴可以告诉我一下,谢谢啦。

    王医生医生头像

    王医生

    #剖腹产
  • 来个宝妈说说无创dna收费一千多的和两千多的区别?

    我今年35岁了,之前和老公一直忙着事业,没有考虑过生孩子,如今我俩事业稳定了,时间也很充足,所以就想和老公要个孩子,虽然我年龄也有点大了,但是备孕的过程非常顺利,没花很长时间就怀上了,前几天做唐筛的时候,医生说孩子有点问题,让我做个无创dna,可是做无创有一千多与二千多的价格,不知道该咋选,想问问宝妈这两个价位有什么区别吗?

    任医生医生头像

    任医生

    #无创dna
  • 检查出宫腔粘连后每天用食盐袋热敷肚子有效果吗?

    上个月,我觉得自己肚子有点不太舒服,所以酒就想去医院检查一下,这个月我的检查报告出来之后,医生告诉我得了宫腔粘连,我听到消息后,突然感到一阵深深的失落和不安,因为我一直想跟自己的丈夫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孩子,现在我的身体情况如此糟糕,不知道将来还有没有可能怀上,我在小红书上查了一下,发现很多人每天都会用食盐袋来热敷肚子,我想问问,这种方式有没有效果呢?

    孟医生医生头像

    孟医生

    #女性
  • 为什么都说能从脸上特征看出是否怀孕以及怀男怀女?

    怀孕两个月了,今天和朋友无聊的时候猜测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朋友说孕妇生男生女从脸上就可以看出来了,说是气色好的就是怀女孩,气色不好的就怀男孩,我有点不信,回家以后就问了我妈,我妈也是这样说的,而且还说能够看出是否怀孕,就想问问大家为什么都这样说?

    黄医生医生头像

    黄医生

    #男孩女孩

交流好孕

GROUP
好孕交流
扫一扫

加入好孕交流群

已经有30000+姐妹加入交流